新华社成都1月25日电 题:乡土气息以诗会友约来白领“新村民”——成都用田园底色“引人”留心
新华社记者马若虎、黄海波、谢佼
选一本书,沏一杯茶,听着鸟鸣声,呼吸着新鲜空气,种一片田悠然自得……在成都的一些乡村,活跃着一批热爱田园生活、崇尚自由、敢于追梦的“新村民”。吸引他们前来扎根的,正是一抹独特而浓郁的乡野底色。
开展文创项目,激发创业热情
2015年年底,双丽离开了生活12年的北京,放弃稳定的工作和不菲的收入,回四川老家成都市蒲江县,应聘明月村的旅游专业合作社职业经理人。
双丽说,自己的职业经理人岗位相当于个人创业。按照合约,旅游专业合作社职业经理人不领取工资,不占合作社股份,其收益为合作社年底利润的百分之二十。
如今,双丽不仅要完成帮村民销售农产品等职业经理人的工作任务,还经营着一家民宿。虽然投入很大,收入有限,但她并不后悔。“这就是我追求的生活:既能亲近大自然,又能干一番事业?!彼?,自己已经把这里当家了,并没想过赚多少钱,做就努力做好。
在明月村,像双丽这样的“新村民”还有很多,他们都是因蓝染、陶艺、民宿等文创项目慕名而来。这些文创项目之所以充满魅力,就是因为与乡村的传统文化相融合,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,同时,立足于乡村自身发展,与“新村民”的理念相契合,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,让他们有足够兴趣参与进来。
提供政策保障,搭建圆梦舞台
既然创造了“火种”,点燃了“新村民”的创业梦想,就要提供相应的政策保障,为“新村民”搭建圆梦舞台。
回想起在明月村的创业经历,阿野表示,自己能参与文创项目,过上向往已久的田园生活,得益于当地的政策。为了给文创项目落地创造场地条件,明月村整合出两类土地:一是租赁村民闲置的宅基地,二是将187亩土地规划为商业用地进行拍卖。
阿野属于租户,经营着一间咖啡馆和一家民宿。2016年,他租下了闲置的院落并着手进行改造,期间还能得到明月村的改造补贴。经他设计改造后的院落,保留着质朴的乡村风貌。
在规范院落改造、?;ぴ械南绱宸缑卜矫妫啥际谐缰莸烂髡蛑褚沾逯贫恕八脑牟弧惫娑ǎ涸?、原住民、原住房、原材料;不大拆大建、不挖山填塘、不过度设计、不冒进求洋?!靶麓迕瘛甭硭徽钦庖还娑ǖ募姓摺K窗斓摹叭妒樵骸?,基本保留了被租用院落的原貌。
竹艺村在招募“新村民”时,要求“新村民”提方案,只有适合当地文化挖掘,与竹艺村发展理念相契合的方案才能通过。马嘶的设想,就是打造一个集图书阅读、乡村讲堂于一体的文化平台,“做书院能带来文化资源,搞文化互动?!倍约海彩且晃幌不段难?、喜欢搞诗歌创作的青年诗人。
擦亮生态名片,留住乡情乡韵
一半是书院,一半是田园,古色古香,自然恬静……
借助于清新脱俗的建筑风格和朴素典雅的阅读环境,“三径书院”吸引着众多游客。他们中有很多人,都是带着孩子来这里做作业,一些学校也会把课堂搬到书院,让孩子感受乡村、感受自然。
诗人大多都有着浓厚的乡土情怀,喜欢乡野中的自然山水。同样身为诗人的阿野,已经为明月村的景色写过不少诗篇,其中有两句诗最能表达他的心愿:我把余生交给土地,正如我把爱情交给自然。
迷人风光,心向往之。近年来,明月村坚持“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”的理念,注重挖掘历史文化资源,以文化艺术创新为核心,实现了农商文旅融合发展,塑造了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形态。
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,要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。大批“新村民”在良好生态中安居乐业的同时,也提升着村民的生产经营理念,帮助村民销售生态农产品。
双丽今年的任务是鼓励更多村民从事生态农业。现在村民种地打农药的少了,用有机肥的多了。她为改变村民传统种植观念所做的努力颇有成效。她现在不愁农产品没有销路,而是担心供不应求。
“从最开始10多亩,到如今6000多亩,明月村的雷竹种植已成规模,实现了农业发展和村民创收。下一步,要带动更多村民采用有机生态的方式种植雷竹?!泵髟麓宕逦嶂魅挝饪〗?。当被问到“是否担心‘新村民’会离开”时,吴俊江自信地说:“环境做好,生态搞好,他们就会留下来?!?/p>
-
大数据"坑熟客",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
2018-03-02 08:58:39
-
高质量发展,怎么消除“游离感”?
2018-03-02 08:58:39
-
学校只剩一名学生,她却坚守了18年
2018-03-01 14:40:53
-
有重大变动!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
2018-03-01 14:40:53
-
2018年,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?
2018-03-01 09:01: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