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4月14日,郑一晗在大马士革东北部的科研中心遭袭现场直播出镜。
【演讲稿】国破,家何在
在和平的国度,家是安定和温暖的代名词。想到家,我们眼前会浮现故乡的红墙灰瓦,耳边会萦绕亲人的叮咛牵挂。
然而,在叙利亚采访的经历,让“家”这个词在我心中变得沉重。这片土地上国破家亡、颠沛流离的悲剧,让我思考:离开“国”这个大家,我们的小家将何处安放?国家陷入冲突动荡,每个家庭又将遭受何等苦难?
2017年6月,我走进了贾义丹的家——一间不足20平米的储藏室。
贾义丹的老家在叙利亚东古塔地区,她原本也有宽敞的房子,夫妻俩养育了三个子女,生活虽不富裕却很安稳。2012年,东古塔被武装分子占领,一家人逃了出来。匆忙中,他们提着两个皮箱就上了路,丢下了几乎全部家当。
几经辗转,他们在大马士革郊区一栋老楼落了脚,但身上的钱只够租一间储藏室来住。
记者的到访让本就狭小的家更加局促。屋里没有桌椅,我们坐在地铺上交谈,身后是个隔出来的厕所,马桶和锅碗瓢盆紧挨着。
电线从墙外杂乱地接进来,将一颗小灯泡点亮,但微弱的光线达不到拍摄要求,贾义丹起身又打开了一根大灯管。10岁的儿子见状,连忙将小灯泡熄灭——这么做是为了省电。
这个懂事的男孩患有先天性心脏病,加上营养缺乏,他比同龄人瘦小得多。这天晚饭,他吃的是鸡蛋和西红柿,这也是平日里一家人最常吃的食物。
战争让谋生变得艰难。男主人好容易找到一份门卫的工作,可30美元的月薪只够交房租,生病的贾义丹不得不打零工补贴家用。每隔三个月,援助机构会送来一些食物和用品,这是一家人最开心的时刻。
东古塔被封锁了长达五年,贾义丹和很多亲友失去了联系,不知他们是死是活。她只知道东古塔已成“人间地狱”,里头的人缺粮少药,为了躲避炮弹长年在地下室生活。贾义丹盼着战争早点结束,能够返乡。她说:只要能回家,哪怕住帐篷都愿意。
今年3月,政府军对东古塔发动大规模收复行动。我在前线看到民众冒着炮火举家逃离,老幼妇孺全都手提肩扛,迁徙队伍绵延数公里。那一刻,我仿佛看到了当年仓皇逃难的贾义丹一家。
战火焚烧后的东古塔,良田抛荒,廖无人烟。难以想象这里曾是有名的农业区,瓜果蔬菜应有尽有。走在残垣断壁之间,我不知道哪一栋是贾义丹的家,只是难过地想:那个她苦苦思念的家,恐怕早已回不去了。
2017年12月,我爬上了阿布苏卜希老人的家。说“爬”,是因为他的家在空袭中被炸毁,淹没在了石堆中。
我踩着碎石瓦砾艰难前行,带路的阿布苏卜希却走得很快。原来,老人每天都会翻过这片废墟,来看看曾经的家,有时一待就是几个钟头。
尽管房子已经残破不堪,但从天花板上考究的吊灯和仅剩的一把雕花木椅,依稀能看出这个家从前的气派和精致。
老人的家位于阿勒颇老城,这里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,千百年来一直是叙利亚的商业重镇。遗憾的是,连年战火让老城沦为了废墟,数不清的老市场、古遗迹变为炮灰。
阿布苏卜希说,他18岁就来到老城,在专营布料生意的哈里尔市场做学徒,逐渐有了自己的店铺。在老人的回忆中,老市场行人如织、车水马龙,商家提着麻袋去存现金,没人担心安全问题。
可战争改变了一切。打仗那些年,老人关掉了店铺,外出避难。2016年底,当他得知阿勒颇被解放,便第一时间赶了回来??裳矍暗木跋笕盟乃椋杭颐涣?,店铺也毁了,价值几十万美元的货物化为灰烬。
痛苦过后,老人做了一个让所有人吃惊的决定:在废墟里把店铺重新开张。他把铺子幸存的几平米空间清理出来,装上铁门,摆些小成本的桌布来卖。
老城被毁后鲜有人踏足,他的桌布有时一天卖出两三件,有时连着几天无人问津。老人说,顾客买不买无所谓,坐下来喝杯茶也好。
从夏到冬,每次我到阿勒颇采访,都会去看望阿布苏卜希。每当车子拐进老城,总能远远看到他坐在街边,守望着这个他依恋了一辈子的地方。
老人说,他回到这儿是想告诉大家,老城还有人。漂泊在外的阿勒颇人知道了,也许就有回家的勇气。他说:“只要人在,这座城市就会活过来?!?/p>
这两个家的故事,只是万千战争悲剧的缩影。一年多来,我走过了叙利亚三分之二的省市,眼看昔日的中东乐土变得满目疮痍,愈加理解了“国”之于“家”的意义。
覆巢之下,安有完卵?国之不国,家何以堪!身在他乡,我为背靠强大的祖国而自豪,也为成长在和平环境而感恩。我也意识到,硝烟并不遥远,唯有奋斗自强,才能守护来之不易的安宁家园。
本着命运与共的精神,中国向叙利亚人民施以援手,为解决叙利亚问题奔走斡旋。作为中国记者,我也将继续记录他们的故事,将历史和与真相书写出抚慰人心的情感,将传播中国声音化作捍卫和平的力量!
?。ㄖR魂?,新华社大马士革分社首席记者,曾任新华社对外部编辑、宁夏分社记者、开罗分社记者。2017年5月起常驻叙利亚,多次冒着炮弹袭击、地雷隐患等危险发回现场报道,10余篇作品获新华社部级优秀新闻作品,《“人在,这座城市就会活过来”——废墟中守望的阿勒颇老人》被评为新华社第五届“清新文风”佳作。2017年被评为新华社年度国际报道先进个人。在“美英法军事打击叙利亚”报道中的表现得到中宣部、中国记协表扬;2018年被评为新华社优秀共产党员。)
-
大数据"坑熟客",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
2018-03-02 08:58:39
-
高质量发展,怎么消除“游离感”?
2018-03-02 08:58:39
-
学校只剩一名学生,她却坚守了18年
2018-03-01 14:40:53
-
有重大变动!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
2018-03-01 14:40:53
-
2018年,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?
2018-03-01 09:01:20